心理解读专家专栏 心理探秘 心理生活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视角 > 专家专栏 >

做好自己,然后做母亲

时间:2012-12-31 03:58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点击:
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我选择了前者,因为我对生命充满好奇,期盼着为人之母的经历使人生变得更有挑战性,也更加丰富和精彩。 一路走来,伴着快乐、满足和欣慰,也伴着焦虑、沮丧和失落。为人之母让我体验了极度的喜悦,也让我产生了许多烦恼和担忧。

        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我选择了前者,因为我对生命充满好奇,期盼着为人之母的经历使人生变得更有挑战性,也更加丰富和精彩。

  一路走来,伴着快乐、满足和欣慰,也伴着焦虑、沮丧和失落。为人之母让我体验了极度的喜悦,也让我产生了许多烦恼和担忧。

  相信每一个做妈妈的人,都会有相似的感受吧!

  不管我们事先做了多么充足的心理准备,不管我们多么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当一个好妈妈,不管我们有着怎样的学历和知识储备,为人之母的艰难与复杂,还是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为母之道,实在是人生的高阶课程,尤其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飞速变革的时代,这一切不能再仅凭本能和天性了。

  也许是我们从小听到太多对母爱的颂扬和讴歌,所以当我们感到疲惫的时候,感到沮丧、忧虑、无助和愤怒的时候,我们同时也会感到内疚和自责。总有一个声音在我们耳边说:你不够好,你不是一个好妈妈,一个好妈妈不是这样的。

  好像一个好妈妈应该永远有耐心,永远不生气,永远办法多多,永远不能犯错误—在抚养、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社会文化加给母亲的压力远远大于父亲——“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世界”,就是一个形象的说法。

  其实,妈妈们需要的不是隔岸观火的责备,不是在神圣母爱的光环下羞愧自责,而是设身处地的理解、心贴心的帮助,让生命能量在我们身上复原,让我们拥有更多的信心、力量、智慧和尊严。

  雪莉·卡特-史考特博士也是一位妈妈,同时她也在自己的工作中帮助过很多其他的妈妈。她理解为人之母所带来的担忧、期许、希望和恐惧,理解做母亲是一天24小时一周7天的工作,理解母亲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理解做母亲的常常被逼到自己的极限。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雪莉·卡特-史考特博士写了《给母亲的10个叮咛》。在这本书中,她以极为细腻敏锐的女性感觉,从纵向和横向帮助我们拓宽了对为人之母的理解,让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当妈妈这回事。

  从纵向的角度,雪莉帮助我们把做母亲看成一个转变的过程,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使人性变得更美好的过程。从横向的角度,雪莉帮助我们理解母亲的多重角色、爱的不同形态,让我们了解母爱的丰富与复杂。

      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母爱总是和付出、奉献连在一起的。当我们歌颂母亲的时候,常常会提到“白发”、“皱纹”、“粗糙的双手”。但是,这仅仅是母爱的“一度空间”。在雪莉的眼中,母爱还有更多的东西,她认为爱“牵扯到人类的情绪和反应:沟通、支援、设定规范,最终是放手”。

  雪莉的书还有一个难得之处,就是不仅探讨了作为母亲我们怎样对待孩子,也探讨了作为母亲我们怎样对待自己。是啊,我们都体会过那种筋疲力尽的感觉,能量和活力“就像日用品一样”消耗殆尽。所以,我们需要关爱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在孩子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之间保持平衡,因为“一个完整的人才更有能力关心别人”。

  做母亲这件事,可以促使我们更成熟,更有勇气,更富智慧。当我们愿意从自身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中学习时,当我们能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为人之母的挑战时,这段旅程就会变成生命的华章!作者:陆晓娅 

 

     

(责任编辑:zyc)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