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大学生就业压力随之增大。虽说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部分毕业生落实了单位,但由于毕业生自身经验的缺乏、社会就业制度的缺位和高校就业指导的乏力,致使部分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陷入心理误区,找不到工作或者用非所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求职择业中的误区 1、好高鹜远,脱离社会实际 十几载的寒窗铸造,莘莘学子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有些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自身条件感觉良好,自认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往往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态度。这些毕业生为了能落实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单位,开始不急于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而是一拖再拖,有的毕业生被专业对口、工作条件不错的单位看中,却过高估计自己,择来标准苛刻,高不成低不就,结果错过了择业机会。任何事都不能苛求一步到位,求职也是如此。其实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大学生应该放弃眼高手低的思想,能够以低姿态进入社会,待遇较差的单位可能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2、重社会关系,轻自我追求 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打破过去国家统分统包的分配政策,使毕业生能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原则下,自主择业。许多毕业生都希望在人才市场中大显身手,通过平等竞争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寻找有利于自我发展的道路。但在现实中却常常令他们失望,有些用人单位不管学生的学业和实际工作能力,而是靠“关系”决定录用人选,致使部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上、而是把希望寄托在托关系,找门路,走后门上。目前,“优生不优择”的现象的确存在,但我们要从长远来看,这种风气只是体制不健全的产物,可以预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的形成,毕业生就业市场必然会呈现一种公平竞争的秩序,能力将是人们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毕业生应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注重自己职业适应性的培养,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从而凭借自身超越他人的优势而找到理想职业。 3、重眼前利益,轻自我价值实现 经过大学阶段的培养,毕业生己经具备了本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成为专业人员,但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重要性,甚至于认为所学专业不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用武之地。有人毕业生贪图生活安逸,工作少压力,缺乏长远打算和艰苦奋斗的思想,择业时只看重用人单位的经济条件、住房待遇等,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与所需对口,是否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考虑的少之又少。须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那种不思进取,只图安乐享受的人,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早晚会被社会淘汰;何况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则更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扔去四年寒窗苦读得来的专业知识,去追求暂时的高收入、高待遇,一旦情况有所变化,那么毕业生选择的出路则会变得很窄,再想回头搞专业,就走了许多弯路,这将严重影响毕业生的事业成就和价值体现。 4、关注大城市,冷落基层 大学生求职中的“围城”现象依然存在:缺少人才的地方没人才去,人才密集的地方人才尽往里涌。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已无法容纳更多的毕业生,大量急需人才的是基层单位。虽然许多毕业生已看到了这一变化,但由于缺乏基层意识,普遍存在着不了解基层,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愿意到边远的地方,不愿意深入基层,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的心态。虽然基层单位条件相对要差一点,苦一点,但是基层单位人才缺乏,更能适合毕业生的发展,更能使毕业生有用武之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后会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和施展才能的空间,也更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5、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意识 高中毕业时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成熟,许多学生都是由家长、老师帮助选择专业,在选择专业时,大都有盲目性和依赖性。四年后,“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给生理、心理逐渐成熟带来了更大的择业自由度,然而,他们又突然发现自己对专业缺乏足够的热爱和信心,所以在求职过程中,有部分学生依赖政策、依赖文凭,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甚至依赖家长亲戚,而不是主动选择、积极竞争,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独立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人生。 6、盲目从众,缺少自我创新 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不少毕业生赶时髦,喜欢围着别人转,把别人的选择作为自己的最佳选择,这实际上是在择业时寻找安全保险的途径,为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所左右。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对“IT精英”、“管理精英”的大加宣传,对“经济价值”衡量“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时,更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的创造性,形成个人价值取向的从众心理。这种不顾主观条件和客观现实,缺乏主见、“傻子过年看邻居”的心理,致使毕业生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相互攀比,舍其所长,就其所短:动手能力差的人选择工程技术性工作,喜欢舒适安逸的人选择压力大的工作,性格内向的人选择管理或营销等等。熟知每个毕业生之间都存在差异,既有知识、能力、性格等自身的差异,又有专业之间和学校之间的群体差异,这些差异使毕业生有不同的职业适应范围。 7、就业心切,缺少风险意识 现代社会正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各个社会组织在经营、运作的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及自身经营水平的限制,存在着许多风险因素,这个问题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些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不注意考察用人单位的风险因素,或者对一些风险因素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危机不会发生,自己的前途做赌注,结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不得不另寻出路。其实,通过对用人单位的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考察,是不难评价用人单位的风险状况的。从大的方面看,产业、行业、单位规模、产品、单位类型、所有制企业的不同其风险也不同。从小的方面考察,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文化、员工的精神面貌、氛围、领导人的工作作风等,根据这些情况对单位风险情况作出估计。 8、虚荣侥幸,错失就业良机 有些毕业生虚荣心极强,惟恐用人单位看不起自己,于是在面试时不切实际地抬高粉饰自己。还有的毕业生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供需见面时间较短,用人单位不可能做认真细致的调查,推荐材料采取“择业大包装”,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全才,结果经用人单位考察,发现并非如此,最终达不成协议。个别同学为了能进一个自己满意的单位,不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情况,甚至弄虚作假,欺骗单位。这样即使侥幸进了单位,也会给以后个人的发展埋下隐患。如,一些用人单位会对毕业生的成绩、综合表现和证书的真假进行核查,如果发现有作假的行为,那么录取的结果取消,这时就失去了最好的择业时机,如想再找到理想的单位好似登天。 9、急于签约,法律观念淡漠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也应该是遵守法律,知法懂法的过程。然而现在的毕业生在择业中很少意识到法律问题,表现为一是不懂法律:二是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毕业生在择业前,学校会发给学生一式三份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如果找到理想职业的话,要在协议书上将双方的意愿、待遇、从事的工作等写清楚,避免日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使双方的利益受到损害。而现在的毕业生很少仔细研究合同条款有关内容,不了解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从而出现没问清单位的具体情况就草草签约,后发现单位不如人意,着急违约的现象和单位提出解除合约,学生不能够按合同要求索要赔偿的现象等等。因此,毕业生在择业的阶段要了解一点有关的法律知识,遇到问题以后要向有关的人请教,甚至可以请律师,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10、重单位体制,少创业思想 近年来政府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然而多数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跳不出“单位”就业的限制;再者有的毕业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走“艰苦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走入误区不足为奇,关键在于找出产生各种误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帮助毕业生走出择业心理误区,以顺利就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产生的这些心理误区,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对求职环境的不适应所引起的,但这种现象属于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只要毕业生主动适应就业环境,各方面引导得法,这些心理误区就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除。 二、大学生择业误区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 毕业生自主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毕业就业制度给大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职业的权利,但有的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社会传统职业评价观念、社会职业地位、角色模式、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产生不良的择业心态。首先,市场经济和传统职业评价观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受经济利益、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加注重地域选择、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强调自我发展而忽视事业成就和社会需要等。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山区经济比较落后,自然条件艰苦,因而,部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争相涌入大城市、大单位而不愿意到不愿到艰苦地区和行业的局面。其次,就业渠道不畅通。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使所有人满意;社会就业机制还不健全,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甚至是腐败、丑恶的现象,凭社会关系择业有一定的市场,缺乏社会关系的毕业生和来自农村的一些毕业生不能找到单位,相反,一些学习成绩差,综合素质差的毕业生凭借社会关系却找到理想的单位,这样使得充满理想抱负和追求的大学生在感到失落、无助、困惑甚至不满,同时也会促使一些毕业生弄虚作假、托关系、走门子,而忽视自我就业素质的提高。再次,地区和行业保护政策不能保证毕业生择业的公平性,尤其是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和所在地域较好的单位,他们只吸收本地区生源、本行业、本系统学校的毕业生,而对非行业、系统的毕业生加以限制,出现了地区、行业人才需求的不平衡,而艰苦地区和行业又要不到毕业生的局面。诸多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产生重大冲击,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陷入误区。 2、学校因素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传统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首先,长期封闭的办学模式下,高校原有的专业划分过分狭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模式和方法较为单一,教学内容和手段比较陈旧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素质水平,因而在就业市场中缺乏必要的竞争力,给毕业生带来不必要的就业困难和心理压力。其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有淡化或弱化的倾向,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缺少必要的引导,致使部分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不良择业心理。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就业体制改革步子加快、就业竞争激烈、就业观念发生较大变化的形势下,毕业生迫切需要有人为他们进行就业指导,能帮他们解决择业中的心理适应问题,维护其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平衡,但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状况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不少学校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教材针对性不强;专门从事就业指导教师少,缺乏经验,不能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大学生没有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对教材内容体会不深等原因,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有的学校把就业指导理解为传达就业文件,宣传就业政策,对毕业生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甚至于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开设就业指导课,也不设置就业指导部门,使毕业生缺少择业心理准备,以致走入误区,影响顺利就业。 3、家庭因素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使部分大学生产生寒窗苦读十年为的是“光宗耀祖”的思想,家庭地域观念很重,再加上父母期望、父母对子女专业及工作的关注等影响,他们在选择职业时首先是征求父母的意见与态度,首先是想对家庭有没有面子,离家远不远,无形之中亲友的特殊地位在毕业生择业中起了重要作用;另外,父母在教育子女的的过程中一味包办代替,致使不少学生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不善于独立地开拓自己的事业,缺乏勇气和进取心,依赖学校和老师,甚至依赖家长亲戚为自己找工作,他们认为有一个单位接受就行了,不适应独立地谋取职业和通过多种渠道就业的新形势。 4、个人因素 首先,大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相关,大学毕业生年龄大多在青年初期,多幻想、好冲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事物快,但他们对社会了解较少,在观察、处理现实问题时,容易纸上谈兵,照搬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缺少理性眼光。其次,大学毕业生属于初次就业,既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又缺乏必要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正确对待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易走入误区。再次,大学毕业生涉世不深,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择业时往往有很大的理想化成份,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要么只看到自己所学的一技之长而夸夸其谈,择业时期望值过高;要么只看到自己的劣势,而陷入自卑、依赖和盲从,从而步入择业误区。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产生的这些误区,追根究底是由于大学生对求职环境的不适应所引起的,但这种现象属于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只要毕业生主动适应就业环境,社会、家族、学校各方面引导得法,这些误区就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除。 三、大学生择业误区的消解 1、完善就业机制,营造公平环境 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相关社会中介组织的建立,成为大学生人才市场有效的润滑剂;加大改革力度,取消人才合理流动的种种障碍,注重有关热点政策的改革,特别是户籍制度等,注意到不要正式工作留在城市继续考研和打工的同学这个特殊群体,制定相应政策;建立由政府,学校,社会组成的相应机构,加大各种信息提供的力度,尤其是注意发挥现代网络的功能,完善现有的网站,建立更为专业化的网站,给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创业扶持体系,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创造性人才合理流动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争取相应的基金等;维护就业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如女大学生就业难,低学历大学生受歧视,形象歧视等问题,应加强相关研究并制定相关保护政策。 2、改革教育体制,打造就业实力 从教育内部来看,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与现实要求脱节,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负担。学校不仅要正视新增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和社会经济转型中出现的企业重组或破产问题,更要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就业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可见,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审定培养目标,明确办学方向,着力打造大学生的就业实力,提升就业能力。坚持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3、加强职业指导,树立正确观念 职业指导应是一种更富有操作性、实用性、针对性和交流性的一系列活动。通过职业问卷调查、现身说法、座谈等帮助当事人为投入行动作好准备,学会灵活多变的求职方法,包括处理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情感问题,必要的面谈技能训练应变的战术,以及建立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等等。职业指导活动还可以邀请政府部门与用人单位开办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讲座、组织模拟招聘面试、邀请用人单位举行校园人才供需见面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进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同时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规划自我并积极实施自我职业计划。 4、开展心理咨询,培养健康心理 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或解决他们共同的心理问题的一种形式。学校团体心理咨询中还有治疗、讨论、训练、指导等。各种团体成员通过团体的体验产生职业的成熟和心理准备。针对个别在择业中有某种心理障碍,而影响顺利择业的学生,开展深入的个体咨询。在咨询中,协助来访者探索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并逐渐减轻和消除择业心理障碍的过程。针对不能正确面对挑战,面对挫折等情况,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力,充实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利用学生宿舍与心理咨询中心,学校各院系电话的便捷性,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回答大学生关于求职方面的咨询;同时还可以利用校刊、校报和学生工作通讯等,开展信息职业咨询。这都不失为团体和个体职业心理咨询的有益补充。 《新闻爱好者》2006年第9期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