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解读专家专栏 心理探秘 心理生活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视角 > 专家专栏 >

我从不叫他爸爸--李子勋

时间:2012-12-31 04:19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点击:
我今年26岁,有一个管教严厉的爸爸,他总是动不动就训斥我,都20多年了,我从不叫他爸爸。我心里难受爸爸心里更难受。我和母亲相处比较融洽。爸爸常年出差在外,我对他既亲近又陌生(有时很讨厌),我们时常闹矛盾,谁都不让谁。我心里很冲突,不见想他,可

        我今年26岁,有一个管教严厉的爸爸,他总是动不动就训斥我,都20多年了,我从不叫他爸爸。我心里难受爸爸心里更难受。我和母亲相处比较融洽。爸爸常年出差在外,我对他既亲近又陌生(有时很讨厌),我们时常闹矛盾,谁都不让谁。我心里很冲突,不见想他,可见了又恨他。(上海 石炎)

  李子勋回复:

  女儿与父亲的关系永远有一种微妙的亲密,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第一个亲密接触的男性,作为男性象征的父亲会对女儿在性别角色与性意识发展中起重要、印刻的作用。很多女性找男朋友会下意识地把父亲作为参照。父亲与女儿在关系上要经历3个阶段:5岁以前既排斥又吸引,俄狄浦斯情结正是指这一阶段。此阶段父亲如何形成女儿对自己的依恋和接纳很重要。如果父亲严厉或者情绪暴躁,让女儿感觉到害怕与不安全,那么女儿对父亲可能终身存在着一种既想吸引又要排斥的心理纠结。如果父亲没有恰当地表现出对女儿的爱,或者女儿在发展与父亲的关系中遭受到严重的挫败与创伤,那么隔离对父亲的爱,就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防御。拒绝叫父亲正是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

  如果我们的期待不能实现,就去否定这个期待,类似狐狸与葡萄的故事。爱是容易受伤的,当我们滋生出恨就好受多了。我们恨一个人就会总去想他,这样想会合理化自己对父亲的情感纠缠。在你的故事里缺少对母亲的描述,让我联想会不会是母亲的“弱”,增强了你与父亲的对峙,很多女孩似乎是为了帮母亲才和父亲纠缠的,这种母女同盟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父亲的控制。在心理学看来,入骨的恨与铭心的爱是同质的,都是一种因为期待而发的情绪。如是,你对父亲的汹涌澎湃的恨也可以慢慢转化为涓涓细流般的爱。问自己,如果父亲在这个世上就剩一天的时间,你会做什么?建议父亲还健在的时候,你能鼓起勇气直接说出对他的爱,并告诉他因为爱得深,才会有这些理不清的纠缠。

(责任编辑:zyc)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