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时,曾经和几个朋友同住过,她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A女士每次都自带小盆,从来不用宾馆的面盆。B女士每次都带着被套和床单,不接触宾馆被子。C女士每次都带一大瓶消毒液,用来消毒浴缸。D女士令我非常好奇。我们住的是四星级酒店,每次她用完卫生间,我完全看不到有人用过的痕迹。虽然“好奇心害死猫”,可我还是忍不住不怕牺牲地、小心翼翼地向她求教:“你用卫生间怎么就像没有动过一样?”她神秘地笑着:“我用自己的毛巾。”“可是我没有看到你的毛巾啊!”出于惊奇,我其实仔细地看过浴室的每一个角落。“我不挂在那里,我用完就放在自己的包里。”看到我的惊愕,她说,“从小妈妈就告诉我,宾馆里的东西不能碰。我们那里的人出门都这样。” 我想起B女士,就问:“那你自己带床单吗?”其实,她已直接躺在床上。她说,“我是有点洁癖,不过没有到那种程度。”我厚着脸皮继续问:“那你带消毒液吗?”她说:“不带。”“那你摸了宾馆的门把手,怎么办?”她想了一阵子,给了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其实,我也不是对所有的东西都那么介意的。肯定有很多地方还是不干净的。但是,这样做了以后,心里就会感到很有安全感。” 人在他乡,对环境,对他人,都很陌生。一定缺乏安全感。焦虑袭来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上演一些生活中的积习,一定会把家里那种安全而温暖的感受激发出来,从而纾解心中的紧张和焦灼情绪。 D女士是心理学专业人士,能够洞察到自己的深层心理,行为表象之下,常常另有深意。大部分人也有这样或那样的“洁癖”,却以为他们所做,就仅仅是表面上所能看到的意义。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发现一个有“洁癖”的人,对所有不干净的东西都采取消毒措施。有严重洁癖的人,也只是跟某些特定的东西较劲。 那么,大部分人都只对一部分事情追求洁净,而对其他细菌、病毒视而不见,这就不是干净与否的问题了,这更像是心理问题。就像D女士的洞见,“洁癖”无意识地带给我们心理的安全和纾解。无论身居何处,只要我们能够按照内心的程序,完成一整套“消灭”病毒的仪式,我们就会产生安全感,就可坚信自己能够在新环境里很好地存活下来。这样看来,那些积久成习的嗜好,都有类似的心理功能。 即便是在家里,在熟悉的环境里,人类依然有很多时候会迷失自我,内心焦灼。工作中承受过大压力,人际关系紧张,股票暴跌,孩子厌学等都会使我们抓狂。面对这些我们无法掌控又强烈渴望掌控的事情,洁癖或者其他癖好都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暂时的安宁和平静。 下一次,再看到有人反复擦洗已经非常干净的地板,我会理解她擦的不只是地板,她会擦去焦虑,留下平静。 (责任编辑:管理员) |